新运公司珠肇项目部
本报广东肇庆讯(通讯员 郭越)2月21日,新运公司珠肇项目部JQBD型“应龙号”架桥机架梁突破100孔。
“应龙号”架桥机是公司研发的新设备。项目部的设备操作人员深入研究设备性能,不断优化操作流程,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正是凭借着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应龙号”架桥机得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项目部以安全工作为基础,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针对“应龙号”架桥机的作业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从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到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万无一失。此外,项目部还定期组织安全演练与隐患排查活动,不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为架梁施工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公司通苏嘉甬项目部
本报宁波迅(通讯员 陈修 刘超)近日,由中铁二局承建的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站前Ⅺ标项目先后实现周家山隧道进口、相岙隧道出口、石子岭隧道进口首爆成功。其中石子岭隧道进口首爆成功,标志着通苏嘉甬Ⅺ标项目所有隧道全部圆满完成首爆施工。
本次爆破是运用周边眼间隔装药,数码雷管微差等光面爆破技术。项目部精心组织、多举并措、精细管理、高效推进,全力确保爆破任务圆满成功。项目部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安保工作安排布置;严格控制爆破影响范围,确保爆破绝对安全;严格控制爆破药量;对高压铁塔、下穿引水隧洞等敏感建筑物,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专家会评审通过后实施;采取多种手段全程实时监测,确保爆破安全可靠。
新运公司成都地铁10号线项目部
本报成都讯(通讯员 晋晓娟 梁勤凤)2月24日18时,成都地铁10号线三期首开段太平园(不含)-武侯祠(含)轨行区正式移交给运营单位。
为确保轨行区顺利移交,中铁城投轨道交通指挥部牵头成立工作组,构建高效顺畅的多方沟通机制,定期召开现场梳理会,倒排剩余施工任务,责任到单位和个人。多次组织关键岗位人员逐项对标移交标准及动车调试条件,对该段线路进行移交前条件确认。自2024年10月8日长轨通后,历时5个月,迅速完成了该段线路后续机电安装调试、站台装饰装修、问题整改消缺、线路冷滑热滑等工作,为轨行区移交创造了条件,为开通运营奠定了基础。
电务公司东莞地铁1号线项目部
本报广东东莞讯(通讯员 张 喆 刘耀生)2月24日,随着最后一组道岔检测数据通过验收,由电务公司参建的东莞地铁1号线首滑段冷滑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热滑及联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日凌晨,项目部冷滑试验技术人员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设备供应单位共30余名有关人员联合开展冷滑试验工作。在试验过程中,工程车以每小时5至15公里的速度,在轨道未通电状态下沿全线低速运行。期间,重点对轨道平整度、接触网导高、拉出值、道岔转辙灵活性等基础功能进行了检测。试验全程历时12小时,主要进行了接触网机械适应性测试,模拟受电弓与接触网的空间匹配性。累计检测轨道38公里、接触网锚段360处,结果显示全线设备安装精度、结构稳定性均达设计标准,为后续带电调试扫清了障碍。
一公司珠肇高铁项目部
本报广东肇庆讯(通讯员 程瑞发)3月1日,由一公司承建的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机场隧道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机场隧道位于肇庆市高要区蛟塘镇,全长2498.5米,是连接珠三角枢纽机场的关键通道。形式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采用明挖法分节段浇筑成型的技术,设计底板共计256板。
该区域于2024年7月下旬进场施工,同年10月下旬开始全面大干。根据业主工期节点要求,有效施工周期不足7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自广东省铁投集团组织召开广湛高铁保开通第五次调度推进会以来,项目部紧紧围绕“保广湛通车、保珠肇进度”的施工目标,将隧道工区细分为13个作业面,采取平行作业的方式,抢晴天、战雨天,按期兑现了业主节点目标,为保广湛高铁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珠肇高铁是广东省自主投资建设管理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珠江东西两岸与西南地区的快速联系,对于补齐珠江西岸铁路短板、促进珠江东西两岸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