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宏宇·
近日,由中铁二局黄百铁路(贵州段)项目部援建在镇宁县泡桐湾村的一座漂亮公厕顺利竣工。点点滴滴彰显责任担当,项目部积极为乡村振兴“搭把手”的做法,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由衷点赞。
中铁二局黄百铁路(贵州段)项目全长31.79公里,横跨普宁县、普定县、六枝特区两县一区。自开工建设以来,黄百铁路贵州段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协同中铁二局项目部积极履行国企担当,“基础设施援建”“以工代赈”、产业扶持、“以购代捐”四管齐下,以项目建设的成效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援建基础设施惠民生,为乡村振兴打开“美颜功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部积极推进周围村民基础设施建设。在收到了一封来自泡桐湾村委关于请求建设公厕的来函后,项目部立即进行部署,安排一队施工人员建造一座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的厕所;在了解小黄桶村民面临“出行难,路面脏”的问题后,将小黄桶村坑洼泥巴路变成平整水泥路,使长期困扰村民安全出行的问题得到完美解决,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中铁力量。
“以工代赈”促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沪昆客专贵州公司“以工代赈”相关要求,优先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让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截至2024年10月,共计有241余名镇宁、普定、六枝籍劳务人员在项目工作,获得劳务报酬350余万元。
“以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经常想念家人。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而且还和外面待遇差不多,既能养家,还能照看家里老人,现在比以前外出打工幸福多了。”1#钢筋加工厂工人张习关笑着说道。
扶持产业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项目部充分发挥铁路工程项目带动效应强的特点,优先选用采购当地符合条件的砂石材料、优先租赁当地符合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助力当地砂石料、机械设备产业复苏。项目部2024年采购当地砂石料7.56万余吨,采购金额423.36万元;租赁当地设备挖机、吊车、渣土车共计发生费用195余万元。
“以购代捐”解民忧,为乡村振兴注入“造血细胞”。2024年以来,项目部采购了镇宁的蜂糖李60余箱、艳红桃50余箱,同时号召散布在各个村落的作业队在当地自行采购蔬菜水果、肉类等食材。截至目前,项目部已采购当地农副产品超50万元,解决了当地村民交通不便、销路窄、销路难等问题,让农副产品足不出户变成商品,用“造血式”帮扶代替“输血式”帮扶,增加当地村民自主发展的能力。
“我自家种的蔬菜,养的鸡、鸭原本要拉到很远的镇上去卖,还愁卖,现在你们直接上门以市场价收购,方便了我们,收入也增加了,我今年还种了更多的蔬菜,养了更多的鸡鸭。”小黄桶村的王大哥高兴地说。
此外,项目建设带来的600余名外来务工人口还带动了当地餐饮、日用品、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同时施工生产所用的机械设备、车辆拉动了当地维修市场的增长,为促进当地消费注入新活力。
2024年9月,项目部收到了一封来自镇宁县发改局的表扬信,信中赞扬了项目部为助力镇宁县乡村振兴、帮助群众增收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