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讯(通讯员 王子超 钟双阳)2024年12月27日,中铁二局参建的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简称“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开通试运营。
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全长84.1公里,其中新建主线起于乐山市西侧冷山互通接乐雅高速,止于仁沐新高速马边支线武圣枢纽互通。主线全长75.76公里,联络线全长8.34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设桥梁74座,隧道7座,互通式立交桥10座,管理中心1处,服务区1处,收费站7处。其中,中铁二局承建了乐西高速SG1标包含23.88公里(含联络线)全部土建工程,以及罗汉收费站、高新区收费站等房建工程;乐西高速SG6标涵盖了全线的路面、交安工程施工。
开工以来,中铁二局建设者弘扬“开路先锋”精神,克服施工组织难度大、安全风险点多、环保要求高等困难,优化施工工艺、狠抓工序衔接,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工装设备,实现了作业智能化、信息化、机械化。同时,项目部坚持首件验收、样板引路,高标准、高质量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进。
中铁二局乐西高速SG1标绕城段上跨、拼宽既有高速公路22处,下穿既有铁路2处;现浇梁单幅109孔、钢箱梁单幅20孔、涵洞98座、互通立交5座,其中冷山互通设计连接两条既有高速、9处上跨、6处拼宽。控制性工程大渡河特大桥全长3453米,共80个墩台,最高墩身39米,现浇梁支架最高35米,悬灌段最大节段18个,两次跨路、三次跨河,水中墩卵石层桩基施工、高墩支架现浇、连续刚构等给项目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面对多重施工难题,中铁二局项目管理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理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狠抓工序衔接,建立人员设备管控、安全视频监控、综合量测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桥梁BIM模型,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工装设备,实现机械化、智能化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针对乐西高速沿线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压力大等难题,项目部通过试验对比优化、采用新型PMC燃料、全机械化施工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为确保工程如期完工,项目部加大资源投入,共设置4处800型水稳混合生产设备及2处4000型沥青混合生产设备。自2024年10月全线开启大规模施工以来,不断刷新“乐西速度”,创造了路基移交1周即实现路面完工;单台水稳拌和机日产量1.2万吨、连续35天出料3万吨、累计铺设长度达98.8公里;沥青最高日产量1万吨,累计铺设长度达261公里;单月产值超2亿元等施工成绩,为工程如期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