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清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当下,个别员工依旧存在慵、懒、散、拖的不良风气,致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的质效。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就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并身体力行。央企要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理应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这是解决企业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推行“马上就办”,要讲求工作时效,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形成风气、形成习惯、形成规矩。
“马上就办”是一种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马上就办”体现的是对人民负责的一种态度、对事业担当的一种博大胸怀。群众和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宣言和承诺,更需要行动和实效,只有切实做到察民情、办实事,为民谋利,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只有力求实效,在企业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才能为企业提质增效扫清障碍。
“马上就办”是一种高效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好的政策措施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就是废纸一堆。现实工作中,该办不办、该马上办却拖着办,“为官不为”已经成为各项工作的软阻力,“马上就办”正是解决这种问题、提高效能的一剂良药。我们要把职工和企业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第一时间回应,发扬“钉钉子”精神,集中精力干好每一项工作,为“办就办好”提供保障。有些单位推出了“岗位问责”“限时办结”“量化考核”“表格管理”等制度,通过这些硬性规定和约束来强化落实执行,也不失为一种提高执行力的好办法。
“马上就办”是一种自我提升。今日事今日毕,立说立行,看起来是对自我施加压力,其实不然。这是捋顺工作关系、梳理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调整自我情绪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适应不断加快的工作节奏和日益提升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标准呢?就是要有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加深对基层情况的真了解,只有实情在握,做事才能成竹在胸;就是要敢拼,但决不能蛮干,否则“马上干”就会变成“马上乱”;就是要有大局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让布置的工作在我这里受到延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营造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难事设法办的氛围,大力转变作风,做到主动提速、自我加压,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尽职尽责,才能缩短从“想到”到“办到”的距离,才能让“马上就办”落地生根。唯有牢记责任,不忘担当,雷厉风行,一步一个脚印,企业发展的蓝图才会早日变成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