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重庆讯(通讯员 兰云东)钢轨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胀轨变形,这种变形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胀轨跑道等严重问题,进而危及行车安全。近期,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对线路设备造成的严峻挑战,新运公司重庆地铁维保项目部开展了全线钢轨防胀专项预防治理活动,使出三大“杀手锏”。
第一招“葵花点穴手”。固定钢轨的各种联结零件,就像是钢轨身上的各种穴位,在治理中,工务人员通过拧紧接头螺栓和扣件螺栓,确保每个螺栓都达到“全、正、紧、靠”的要求,为钢轨正骨疗伤,这样可以保持轨道结构的稳定,减少因螺栓松动导致的轨道变形。
第二招“敷面膜”。工务人员将土工布覆盖在钢轨面上,再往土工布表面浇水,目的是延长钢轨保湿时间,以达到降低轨温的效果,进而减少钢轨的膨胀量,防止胀轨跑道的发生。鹿栖工务工班的员工熊博宇说:“我们利用桶装水和瓶装水当做浇水工具,因为它们易于携带,在方便工作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第三招“金钟罩铁布衫”。该措施主要针对车辆段内有砟线路,采取补充道砟、堆高砟肩的方式,使道床保持饱满密实,通过增加钢轨与道砟的摩擦力来抵御变形,以保证轨道框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增强道床对钢轨的约束,减少钢轨的膨胀变形。
“我们会继续钻研,刻苦修炼专业功夫,为4号线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工务工班的负责人说。此次专项预防治理活动消除了胀轨隐患,提升了钢轨及其相关设备的整体防护功能,增强了抵御高温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