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清
治亏增盈,思路、方案与制度、机制确定之后,落实就是关键因素,没有落实,无异于空中楼阁。从项目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到作业队长,诚然都很重要,必须选好配强,发挥落实的主体责任,但施工现场“九大员”岗位亦不容疏忽。“九大员”犹如项目管理运行的手和腿,通过他们脚踏实地地执行与纠偏,将治亏增盈的预期效益落地生成真实效益。
“九大员”一般指具体从事施工、质量、安全、试验、测量、技术、材料、预算、调度的人员,现场实际上“九大员”涵盖更广泛,如很少走上前台的协调员、驾驶员、炊事员等。这些岗位在项目部和作业队都有相应设置,并负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职责。这些岗位看似很小,却个个关乎经济效益。透过“九大员”,可以看出一个项目管理水平的优劣、工作效率的高低。“九大员”在状态,现场管理就在状态。“九大员”不在状态或状态不佳,工地现场就会乱成一锅粥。
一个工程项目的管区,少则三五里,多则上百公里,战线拉得很长,而且还有交叉作业,平行推进。施工生产环环相扣、高速运转,容不得任何闪失。比如机械调配、材料供应、质量检测、工序衔接、人员调度等,都需要“九大员”在现场及时协调解决。他们是包括质量、安全、进度等环节在内的成本管理的直接把关者和经济效益的源头创造者。如果解决不及时、不到位,势必造成停工待料、机械趴窝、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等。
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现场不可能每天都开会,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也不可能时时处处盯在现场。“九大员”每天风雨无阻往返于各个作业点,对现场情况最了解,为项目班子、部门综合研判与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除本职工作外,他们还可以和作业人员多了解一些其他情况,如对工作或生活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都可以通过他们来获知解决,避免员工带着情绪工作,影响施工进度以及成本控制。
对于项目“九大员”,除配齐配好配强外,还要关注和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真正达到上下同欲、齐抓共管、减亏创效增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