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中铁盈创中心项目主体结构浇筑的情形。陈勇/摄 |
城通公司上海地铁23-8标项目墨江路站二期主体结构封顶
本报上海讯(通讯员 鲁小燕)8月5日,由城通公司施工的上海地铁23-8标项目墨江路站二期最后一块顶板完成浇筑,比节点计划提前25天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为后续盾构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墨江路二期车站主体结构内净总长126米,标准段净宽度19.54米,为地下二层框架结构,主体基坑埋深为19.3~21.1米。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部通过优化工序时间、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争分夺秒地推进工程进度。
项目部在施工前对各项工序制定针对性实施细则,形成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过程中强化精细管理,同时通过“小改小革”提高施工质量:运用BIM技术推进可视化交底,通过为保证连续墙预埋套筒存活率增加措施筋、为减小基坑开挖变形量优化开挖工序、为解决结构侧墙底部烂根优化混凝土配比及分层浇筑厚度、为提升结构侧墙表观质量采用不锈钢大钢模等措施,确保工程品质。严格落实申通集团“十个目标”和“五个要求”,墨江路站二期主体结构质量得到了业主一致好评,被项目公司定为标段质量模范观摩点。
二公司成达万铁路3标项目路基首件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本报四川资阳讯(通讯员 易祥)8月5日,中铁二局承建的成达万高铁114-1#路基首件工程通过了成兰铁路公司组织的验收,并作为全线第一个上报国铁集团的路基首件工程,为成达万高铁全线路基施工提供了可行、科学的技术指导,在各标段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会上,成兰铁路公司验收组听取了项目部对路基首件初评的详细汇报,并组织专家组对项目无砟轨道路基首件工程外业、内业进行了检查。外业组分别对路基填筑、路堑开挖、路基支挡、防排水、地基处理、路基相关工程及设施六项进行了检查;内业组分别对标准化管理、资源配置、质量记录进行了检查。经过全面检查评估,验收组认为项目114-1#路基首件工程符合各项规范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自进场以来,项目部全面推行铁路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大量应用路基坡度检查、验槽、锚杆验孔、镶边检查、水沟沟型检查、伸缩缝、栅栏定位、圆盘刻槽等新型工装,有效提高了工效,实现了工程成品内实外美,为实现成达万高铁高质量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公司湖州冷链项目正式开工
本报浙江湖州讯(通讯员 钟良均 王子超)8月4日,由六公司参与施工的湖州供销绿色智能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
湖州供销绿色智能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由湖州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被列入湖州市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当前新基建项目,其建设能有效填补湖州市大型冷链物流配套设施空白,一定程度上将保障湖州的供保需求,进一步打响供销为农品牌、彰显供销为农地位。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工地上,现场气氛热烈。各参建单位代表、项目负责人以及施工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此次桩机打桩开工,是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秉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为打造精品工程全力以赴。”在开工仪式上,项目负责人表示。
在施工现场,一台台桩机钻头缓缓钻进地下。施工人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设备,密切关注着各项施工参数,确保每一根桩的施工质量。据现场技术负责人介绍,本次打桩工程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对桩的深度、直径、垂直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把控,以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此次打桩工程采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具有高效、稳定、精准的特点,将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项目建设周期。项目施工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桩位测量、地质勘察等,为打桩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筑、地产公司中铁盈创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本报西安讯(通讯员 陈勇 严靖雅)8月13日,由中铁二局房地产公司开发,中铁二局建筑公司承建的中铁盈创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中铁盈创中心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由3层地下室、1栋23层塔楼及1栋3层裙楼组成,被列为西安市高新区重点开发项目。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加快高新区丝路科学城产业集群建设,对区域金融、商业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建立数字化建筑模型,利用BIM技术建立管道模型,避免施工中管道碰撞。应用智慧工地平台,对工人进出场、现场环境实时监测、塔吊起重吊装操作规范性进行监测,通过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科学组织施工,对安全、环保情况实时监测,确保安全高效施工。此外,项目团队克服场地极度紧张、基础复杂、作业面狭小、施工环境复杂等困难,积极运用公司推广工法,有效抓好全过程质量管控。
昌九铁路项目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首件混凝土顺利浇筑
本报南昌讯(通讯员 金蓥林)8月4日,中铁二局昌九铁路项目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首件混凝土顺利浇筑,标志着中铁二局昌九铁路项目无砟轨道施工正式拉开序幕。
中铁二局昌九项目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任务主要包括本标段DK122+033~DK139+857(等同CJDK139+823),线路总长17.824公里,共计35.648铺轨公里,全段均为桥梁,共需铺设双块式轨枕约56584根。施工范围内涉多处既有线施工,其中沙潭特大桥为昌赣客专预留京港高速铁路先建段,近线间距小,线路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大;抚河特大桥前期架梁受阻,加上受3个月的沉降评估期影响,轨道施工工期被压缩,项目工期紧,任务重。
为保证无砟轨道施工正常开展,项目部超前谋划,将工作重心向轨道施工偏移,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交底;及时组织两个作业面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进场,并认真开展作业人员技术交底和安全质量培训;召开无砟轨道施工专题会,全面部署开工事宜,确保了无砟轨道施工顺利推进。
二公司铜资高速公路项目龙台河大桥T梁架设完成
本报四川资阳讯(通讯员 朱仁杰)7月24日,随着最后一片T梁顺利落位,二公司铜资高速公路项目龙台河大桥所有T梁顺利架设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铜资高速公路项目龙台河大桥全长866米,横跨17.25米,共有25米T梁142片,40米T梁78片;下部结构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桥墩采用桩柱式圆墩,桩基采用钻孔式桩基。由于该桥上跨既有公路,来往车辆及行人密集,施工安全风险极高,施工组织难度极大。自今年年初启动架梁施工以来,铜资高速公路项目部在重点区域按要求足额配置安全员、交通疏导员等人员,不间断维护交通秩序,确保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架梁施工。
据悉,铜资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东向出川”“西向进藏”的重要通道,线路连接内江、资阳、重庆,对四川省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通公司武汉地铁12号线项目四~芳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本报武汉讯(通讯员 旷维 冯国斌)8月7日,随着盾构机破土而出的轰鸣声,城通公司武汉地铁12号线四新中路站~芳草路站区间左线盾构顺利贯通。至此,四新中路站~芳草路站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四~芳区间左线由四新中路站大里程端始发,在芳草路站接收,全长1106.1米,区间为360米小曲线半径,最大纵坡达到24‰,盾构施工姿态、轴线控制和管片拼装质量把控难度较大,易导致盾构拼装管片错台、碎裂,且掘进区间内地层软硬不均,下穿建筑物相对密集,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为了保证盾构高效掘进,项目部整合资源、精心筹划。他们充分参考右线盾构掘进经验,总结分析右线盾构掘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应对措施清单,规避此前出现的同类问题,同时动态把握施工进度,科学规避、降低风险,保证左线推进效率;在盾构机拼装过程中仔细检查配置各个零部件,多次调试盾构机推力、刀盘转速等各项参数,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有针对性攻坚克难,对重难点环节“勤测勤纠”,以“保安全”为底线,以“保质量”为准绳,集中精力确保盾构掘进与施工设计较好的拟合;全过程做好安全文明施工,配备专门人员负责现场巡查管控,对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立停立改”,同时做好“班前”交底,“班后”总结。
南昌八一制梁场箱梁预制突破300孔
本报南昌讯(通讯员 金蓥林 邓翔友)8月9日,中铁二局南昌八一制梁场箱梁预制突破300孔,箱梁预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自2023年9月18日获得红线用地批复以来,项目部严格按照南昌铁路局“高标准、严规范、重实干、创精品”的建设总要求,面对雨季施工、高温酷暑、防洪防汛、冬季施工、原材料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合理优化调整施组,科学安排施工工序,细化施工计划,逐级压实责任,定期检查督促,紧抓“安全、质量、进度、管理”,有效保证了工程施工生产进度,实现了单月完成42米箱梁预制52孔、箱梁架设54孔的好成绩。
作为全线唯一的40米箱梁场,八一制梁场坚持“高标准、严规范、重实干、创精品”的建设理念,通过探索机械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应用,打造“科技、智慧、绿色、低碳、创新、精品、安全、人文”八位一体的高标准梁场;从钢筋、模型、混凝土、预应力等工序入手,引进了全自动钢筋剪切弯曲生产线、全自动定位网焊接机、智能压浆台车、智感喷淋、自驱动内模、自驱式液压钢筋绑扎内胎架、梁体通长钢筋绑扎转运工装等先进工艺设备,并将各类信息化技术进行了集成应用,从而达到保证安全、提升质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标。
上海公司沪苏湖铁路项目桥、涵单位工程通过验收
本报上海讯(通讯员 汤兵兵 唐涛)8月1日,上海公司承建的沪苏湖铁路项目桥、涵单位工程顺利通过业主验收。
本次验收组由上海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牵头铁四院、西南交大监理等单位组成。按照验收方案,验收组对沪苏湖铁路项目桥、涵工程的实体结构、外观质量、内业资料等方面进行细致检查。经讨论,验收组认为项目承建的桥、涵工程质量优良,工序卡控严格,档案资料齐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项目涉及18个桥、涵单位工程,细分为85项分部工程。为顺利通过本次验收,项目部深挖施工组织潜能,加强资源要素配置,强化现场标准化管理,多措并举压实压牢各方责任。他们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实行进场工人施工方案交底与安全教育同步进行;坚持样板工程引路,形成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加强进场材料管控,建立标准化拌和站,切实保障结构工程质量;实行质量“三检”制度,每月开展质量检查,定期开展质量分析例会,出现问题及时整改进行纠偏。
沪苏湖铁路由上海虹桥站引出,途经江苏省苏州市,终至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站,线路全长163.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