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小倩
自成立以来,上海公司始终坚持经营龙头地位,通过给政策、给资金、给人员、给服务的“四给”保障,稳步获取经营任务,增强自主营销的信心和决心,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整体布局发力,织密营销网,营销对象更具针对性。上海公司始终坚持“扎根松江、立足上海、辐射华东”这一核心思想,稳扎稳打,做好经营布局。按照集团公司经营布局和公司发展实际,上海公司多次调整区域营销机构。形成浙东、浙南、浙北、沪东、沪西、沪南、江苏7个区域指挥部,布局营销中心13个,营销机构更加合理完善。在全公司范围内筛选德才兼备的营销“特种兵”,共配备专职营销人员28人,组建“铁三角”营销工作专班4套,人员作战力更强,充分满足当前营销工作的正常开展。发扬“钉钉子”精神,在重点营销城市驻点办公,13个营销中心相互穿透,牢固搭建起上海公司营销网,推动公司经营布局更加合理稳固。
从能力提升发力,克服本领慌,营销技能更具竞争性。上海公司花大力气在经营人员能力提升上,逐渐打造出一支“骁勇善战”的经营“特种部队”,培养出一支“一专多能”的经营人才队伍。针对经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上海公司组织招投标、投融资等素质提升培训2次;利用经营月度例会、经营座谈会等,分享交流经营攻关、投标报价经验和策略,经营人员业务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坚持“以练代学”“以练代训”,不断规范投标行为。2023年,累计完成349个项目、355个标段的投标工作。投标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经营人员投标水平得到了充分锻炼。多次修订经营考核激励办法,旨在通过制度赋能,加强正负向激励力度,倒逼经营人员能力提升。一年来,通过发放经营提成奖、一标一奖、滚动经营奖等,激励经营人员干事积极性和斗志,推动了经营人员能力飞跃。
从滚动经营发力,提高深入度,营销成果更具连续性。以干促揽、滚动发展是最实惠、最有效的经营途径。坚持“资源才是核心”的营销理念,常态化拜访核心客户,定期反馈计划落实情况,不断撬动资源平台,维护核心客户,稳定和扩大公司“朋友圈”。依托沪苏湖铁路,把项目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不断整合项目资源,提升上海公司在松江的影响力。通过在建促经营,成功中标松江南站站房等项目。以应急项目模式、比价投标的方式顺利落地松江枢纽W3项目。
从要素建设发力,练好基本功,营销范围更具选择性。一直以来,上海公司把经营要素建设作为打开经营局面、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不断完善要素资源。上海公司制定资质申报、升级计划,积极与松江区、上海市住建委对接。顺利取得了地基基础工程、防水防腐保温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环保工程等5项专业承包二级资质。通过激励机制,鼓励符合各类证书报考条件的人员“应考尽考”。2023年,公司新增一级建造师15人,注册安全工程师3人,注册造价工程师2人,“三类人员”65人,“八大员”79人,中级及以上职称21人,公司履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上海、杭州、金华、温州、常州、淮安、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城市完成主体备案,取得基础信用分,并想方设法逐步提高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