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局3项工程入选国际隧协
50周年50个标志性隧道项目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4年 4月 27日         版次:01     作者:

    本报成都讯(通讯员  官贵羊)4月23日,在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50周年庆典上,国际隧协公布了ITA50个标志性隧道项目,中国共9项工程入选,其中,中铁二局承建的3项工程入选,分别是成昆铁路沙木拉达隧道、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公路隧道及深圳地铁14号线工程。

    成昆铁路全长1096千米,线路从成都平原南下,穿越大小凉山,地势险峻,被参与援建的苏联专家称为“筑路禁区”。沙木拉达隧道位于四川省喜德县,隧道全长6379.12米,最大埋深600米,线路为“人字坡形”,为全线最长、海拔最高的隧道,1959年3月开工,1966年11月主体完工。沙木拉达隧道穿越高山峡谷,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涉及断层、褶皱、冲积等地质,被地质学家称为“死亡禁区”“地质博物馆”。沙木拉达隧道的建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珍贵材料,隧道的独特设计和探索性施工,给世界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公路隧道是世界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工程主线全长17.48千米,其中隧道长14.37千米(海域段9.95千米);采用双洞双向六车道的主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的布置方式,最深点距海平面11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客车、货车可通行。为实现隧道交通流的多级疏解,两岸分别设置了“1主+N辅”多个出入口。

    隧道具有超特长隧道通风防灾、大断面隧道穿越大规模断裂、超大直径盾构与钻爆法隧道海中对接、超大直径盾构承受超高水压等难题,技术难度达到了世界级水平。2023年11月27日,中铁二局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服务隧道施工至设计最大深度——距海平面115米处,这是目前已知国内海底隧道施工所达到的最深位置;2024年4月16日,隧道北主线工程开挖掘进突破2000米。

    深圳地铁14号线全长约50.32公里,起自福田岗厦北枢纽,止于坪山区沙田站,共设车站18座,是深圳轨道交通史上,线路最长、跨度最大、换乘最多、涵盖区域最广的地铁线。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深圳地铁14号线的起始站,同时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轨道交通单体工程。枢纽东西总长约900米,南北总长620米,建筑面积约24.38万平方米,是地铁2、10、11、14号线换乘节点,同步连通地铁1号线岗厦站,同时也具有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等“多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功能。

    该枢纽科技感和视觉冲击感十足,内部采用中庭设计,将阳光引入地铁空间,宽敞明亮。而整座枢纽的中心景观“深圳之眼”的中庭设计引用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采用地下超大跨度组合结构,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的文化特征。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针对超大型枢纽机电系统的复杂性,全周期采用BIM模拟+三维扫描机器人+人工等组合测量模式,实现了天眼部分5250多个曲面镂空铝板的零误差安装。

中铁二局3项工程入选国际隧协
50周年50个标志性隧道项目

字数: 1149 2024年 4月 27日 要闻

    本报成都讯(通讯员  官贵羊)4月23日,在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50周年庆典上,国际隧协公布了ITA50个标志性隧道项目,中国共9项工程入选,其中,中铁二局承建的3项工程入选,分别是成昆铁路沙木拉达隧道、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公路隧道及深圳地铁14号线工程。

    成昆铁路全长1096千米,线路从成都平原南下,穿越大小凉山,地势险峻,被参与援建的苏联专家称为“筑路禁区”。沙木拉达隧道位于四川省喜德县,隧道全长6379.12米,最大埋深600米,线路为“人字坡形”,为全线最长、海拔最高的隧道,1959年3月开工,1966年11月主体完工。沙木拉达隧道穿越高山峡谷,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涉及断层、褶皱、冲积等地质,被地质学家称为“死亡禁区”“地质博物馆”。沙木拉达隧道的建设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珍贵材料,隧道的独特设计和探索性施工,给世界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公路隧道是世界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工程主线全长17.48千米,其中隧道长14.37千米(海域段9.95千米);采用双洞双向六车道的主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的布置方式,最深点距海平面11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客车、货车可通行。为实现隧道交通流的多级疏解,两岸分别设置了“1主+N辅”多个出入口。

    隧道具有超特长隧道通风防灾、大断面隧道穿越大规模断裂、超大直径盾构与钻爆法隧道海中对接、超大直径盾构承受超高水压等难题,技术难度达到了世界级水平。2023年11月27日,中铁二局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服务隧道施工至设计最大深度——距海平面115米处,这是目前已知国内海底隧道施工所达到的最深位置;2024年4月16日,隧道北主线工程开挖掘进突破2000米。

    深圳地铁14号线全长约50.32公里,起自福田岗厦北枢纽,止于坪山区沙田站,共设车站18座,是深圳轨道交通史上,线路最长、跨度最大、换乘最多、涵盖区域最广的地铁线。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作为深圳地铁14号线的起始站,同时也是国内目前最大的轨道交通单体工程。枢纽东西总长约900米,南北总长620米,建筑面积约24.38万平方米,是地铁2、10、11、14号线换乘节点,同步连通地铁1号线岗厦站,同时也具有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等“多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功能。

    该枢纽科技感和视觉冲击感十足,内部采用中庭设计,将阳光引入地铁空间,宽敞明亮。而整座枢纽的中心景观“深圳之眼”的中庭设计引用费马螺旋线双向延伸,采用地下超大跨度组合结构,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的文化特征。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针对超大型枢纽机电系统的复杂性,全周期采用BIM模拟+三维扫描机器人+人工等组合测量模式,实现了天眼部分5250多个曲面镂空铝板的零误差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