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109项目饮马鞍隧道贯通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4年 4月 6日         版次:01     作者:

    本报北京讯(通讯员  许万里)4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爆破的完成,中铁二局承建的北京市在建最长三车道公路隧道——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饮马鞍隧道贯通,为如期实现全线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饮马鞍隧道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东端与十八潭大桥相连,是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工程16座隧道中的最长隧道,为双线分离式六车道隧道,采取双洞分离式设计,左线长6572米,右线长6611米。隧道沿线分布37条不同规模断层,围岩地质差,地下水丰富,富含煤矸石,极易形成强富水带,造成局部涌突水现象,每日的涌水量达到2.7万立方米,安全风险高。为攻克复杂地质条件、特殊地质类型、特长隧洞工序协同等施工难题,项目部持续抓实技术保障、安全管理、施工组织,确保如期兑现贯通节点工期目标。

  

国道109项目饮马鞍隧道贯通

字数: 331 2024年 4月 6日 要闻

    本报北京讯(通讯员  许万里)4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爆破的完成,中铁二局承建的北京市在建最长三车道公路隧道——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饮马鞍隧道贯通,为如期实现全线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饮马鞍隧道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东端与十八潭大桥相连,是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工程16座隧道中的最长隧道,为双线分离式六车道隧道,采取双洞分离式设计,左线长6572米,右线长6611米。隧道沿线分布37条不同规模断层,围岩地质差,地下水丰富,富含煤矸石,极易形成强富水带,造成局部涌突水现象,每日的涌水量达到2.7万立方米,安全风险高。为攻克复杂地质条件、特殊地质类型、特长隧洞工序协同等施工难题,项目部持续抓实技术保障、安全管理、施工组织,确保如期兑现贯通节点工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