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欲打胜仗
可向军队取经

来源:铁道建设报     2022年 4月 30日         版次:04     作者: ·龙施竹·

    在认真阅读《打胜仗:常胜团队的成功密码》一书过程中,我对企业发展的思考又深了一步。作者是12位来自北大、人大、军科院等机构的顶级管理学家和军事专家,讲述的是人民解放军、西点军校、华为等优秀组织管理经验和成功密码。他们的成长之路,我的深刻感受——

    一是管理上的进步应当向军队学习。华为长期的价值主张就是向军队学习,作者鞭辟入里地解释了华为究竟向军队学习了什么。第一,华为系统地吸纳了古今中外军队的管理思想,并通过文章、讲话持续地在企业内部传播。在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上起到了不凡的宣传效果,尤其是通过以考促训,“考军长式”地去检验个人能力,去评估个人贡献,这是去除员工惰怠和平庸心态的一剂良药。作为一个重要的体系补充,“考军长式的选拔”已逐渐融入华为常态化干部管理体系,这是华为持续学习和融汇军队管理思想的典型体现。第二,华为向军队学到了管理机制,机制与制度的持续作用于企业,最终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华为的“干部八条”“十六条军规”“员工商业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七大反对”等管理规定大多脱胎于军队,是对员工方方面面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第三,华为学到了仪式感,书中所提到缺乏荣誉感的组织与个体通常缺乏完成一个目标后继续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所以难以凝聚员工的工作热情,而华为已经持续通过把一些事务仪式化,强化了员工的荣誉感,使得员工在这种感觉下保持庄重、严谨。而作为一个员工,我对被军队文化锻造成的“能打胜仗”的华为是钦佩的,员工选择了华为,尔后,去信任企业可以带领其进步,在自己的实践努力下不断强化这一信任。我觉得对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的。

    二是“将军”的诞生绝非偶然。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当“将军”,当企业的“舵手”“领头羊”,华为总裁任正非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有有牺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最终成长为将军;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会有广阔的胸怀。”我深以为然,所有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一个无私奉献、善于反省、总结并不断提升的员工最有可能成为管理者,牺牲奉献的员工一定具有大局观、长期自我批判的员工具备了成长的潜力。作者同时介绍了美国的西点军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点军校培养了数千名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和企业的精英人士。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许多一流的商学院。值得探究的是西点军校的领导力密码,而经过作者分析发现,优良品质是出色领导力的根本。品格高尚会为领导者、管理者带来的出乎寻常的影响力,让部下员工去做你想做、而他也愿意去做的工作。优秀的品格是后天形成的,西点军校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生的,难以改变,但是人的品德品格是可以后天塑造的。同时,西点的校训强调“责任、荣誉、国家”,要求报告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我想,这也是西点军校培养出如此多领导人才的特殊之处。它强调有品格的领导者必须追求真理,评判是非,并始终践行承诺。我觉得西点军校通过培养士官生的品格提升领导力是十分有效的做法,这也给当今真正思考如何继续发展的企业和企业家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上,领导者如果发扬优秀品质,以身作则,会有力地促使员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共同助力企业发展。

    三是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伟大的目标。“如果没有伟大的目标,企业是很难满足这么多相关方的利益诉求的。企业的‘企’就是‘企图’的意思,在事业上有企图心的组织才能称得上企业。”作者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企业,有企图方有产业,这也是我之前不曾知道的。而作者提到,增长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目标。2012年到2017年,华为的营业收入从2202亿元增长到6036亿元,年均增长率22%,华为不仅保持了业务高速增长,而且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华为员工在承担高增长压力的同时,实现了人力资本增值,收获了高额回报。这不由引起了我对企业目标的思考,企业应当如何设立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外部环境和可能存在的机遇定目标谋发展,还要切合实际,根据企业各部门的数据商议,而不是由个人主导去假想现有的资源、能量、影响力和条件来定目标。

    四是善用古人的大智慧。古为今用,书中特别提到《孙子兵法》、成吉思汗等古籍、君王的制胜秘诀。当成吉思汗的军队出征时,随行的人员有翻译官,有医生,有开路的先锋,还有专门管理各种事务的大小官员等。而在军队后方,派有专人放牧,专人运输粮草,木工、瓦匠用来修造畜栏和驿站。这无疑对企业管理是一种启发,企业可以设置专人专职,涵盖各个方面或领域,站稳脚根后再图求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所需要的成本会增加,但是企业同时也会稳步发展。《孙子兵法》则突出“得道者胜”“伐谋善算者胜”“明察者胜”的观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也离不开当地的人民,体察员工的工作状态、广泛听取民众的建议,对企业的良性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领导者更要洞察市场变化,指导制订有关策略来保证企业能够在一次次的市场战争中“打胜仗”。

    读完本书最大的体会便是:企业如何把仗打赢,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制度、清晰的目标、优秀的领导者和员工,而在很多时候,员工的作用会得到极大程度地放大,重视员工的品质与能力培养,才能铸就一个健康的稳步发展的企业!

  

企业欲打胜仗
可向军队取经

字数: 2053 2022年 4月 30日 文化长廊

    在认真阅读《打胜仗:常胜团队的成功密码》一书过程中,我对企业发展的思考又深了一步。作者是12位来自北大、人大、军科院等机构的顶级管理学家和军事专家,讲述的是人民解放军、西点军校、华为等优秀组织管理经验和成功密码。他们的成长之路,我的深刻感受——

    一是管理上的进步应当向军队学习。华为长期的价值主张就是向军队学习,作者鞭辟入里地解释了华为究竟向军队学习了什么。第一,华为系统地吸纳了古今中外军队的管理思想,并通过文章、讲话持续地在企业内部传播。在带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上起到了不凡的宣传效果,尤其是通过以考促训,“考军长式”地去检验个人能力,去评估个人贡献,这是去除员工惰怠和平庸心态的一剂良药。作为一个重要的体系补充,“考军长式的选拔”已逐渐融入华为常态化干部管理体系,这是华为持续学习和融汇军队管理思想的典型体现。第二,华为向军队学到了管理机制,机制与制度的持续作用于企业,最终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华为的“干部八条”“十六条军规”“员工商业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七大反对”等管理规定大多脱胎于军队,是对员工方方面面行为的约束和规范。第三,华为学到了仪式感,书中所提到缺乏荣誉感的组织与个体通常缺乏完成一个目标后继续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所以难以凝聚员工的工作热情,而华为已经持续通过把一些事务仪式化,强化了员工的荣誉感,使得员工在这种感觉下保持庄重、严谨。而作为一个员工,我对被军队文化锻造成的“能打胜仗”的华为是钦佩的,员工选择了华为,尔后,去信任企业可以带领其进步,在自己的实践努力下不断强化这一信任。我觉得对企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的。

    二是“将军”的诞生绝非偶然。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当“将军”,当企业的“舵手”“领头羊”,华为总裁任正非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有有牺牲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最终成长为将军;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会有广阔的胸怀。”我深以为然,所有企业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一个无私奉献、善于反省、总结并不断提升的员工最有可能成为管理者,牺牲奉献的员工一定具有大局观、长期自我批判的员工具备了成长的潜力。作者同时介绍了美国的西点军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点军校培养了数千名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和企业的精英人士。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许多一流的商学院。值得探究的是西点军校的领导力密码,而经过作者分析发现,优良品质是出色领导力的根本。品格高尚会为领导者、管理者带来的出乎寻常的影响力,让部下员工去做你想做、而他也愿意去做的工作。优秀的品格是后天形成的,西点军校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生的,难以改变,但是人的品德品格是可以后天塑造的。同时,西点的校训强调“责任、荣誉、国家”,要求报告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我想,这也是西点军校培养出如此多领导人才的特殊之处。它强调有品格的领导者必须追求真理,评判是非,并始终践行承诺。我觉得西点军校通过培养士官生的品格提升领导力是十分有效的做法,这也给当今真正思考如何继续发展的企业和企业家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企业在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上,领导者如果发扬优秀品质,以身作则,会有力地促使员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共同助力企业发展。

    三是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伟大的目标。“如果没有伟大的目标,企业是很难满足这么多相关方的利益诉求的。企业的‘企’就是‘企图’的意思,在事业上有企图心的组织才能称得上企业。”作者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企业,有企图方有产业,这也是我之前不曾知道的。而作者提到,增长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目标。2012年到2017年,华为的营业收入从2202亿元增长到6036亿元,年均增长率22%,华为不仅保持了业务高速增长,而且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华为员工在承担高增长压力的同时,实现了人力资本增值,收获了高额回报。这不由引起了我对企业目标的思考,企业应当如何设立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外部环境和可能存在的机遇定目标谋发展,还要切合实际,根据企业各部门的数据商议,而不是由个人主导去假想现有的资源、能量、影响力和条件来定目标。

    四是善用古人的大智慧。古为今用,书中特别提到《孙子兵法》、成吉思汗等古籍、君王的制胜秘诀。当成吉思汗的军队出征时,随行的人员有翻译官,有医生,有开路的先锋,还有专门管理各种事务的大小官员等。而在军队后方,派有专人放牧,专人运输粮草,木工、瓦匠用来修造畜栏和驿站。这无疑对企业管理是一种启发,企业可以设置专人专职,涵盖各个方面或领域,站稳脚根后再图求进一步的发展。虽然所需要的成本会增加,但是企业同时也会稳步发展。《孙子兵法》则突出“得道者胜”“伐谋善算者胜”“明察者胜”的观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也离不开当地的人民,体察员工的工作状态、广泛听取民众的建议,对企业的良性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领导者更要洞察市场变化,指导制订有关策略来保证企业能够在一次次的市场战争中“打胜仗”。

    读完本书最大的体会便是:企业如何把仗打赢,需要的是科学的管理制度、清晰的目标、优秀的领导者和员工,而在很多时候,员工的作用会得到极大程度地放大,重视员工的品质与能力培养,才能铸就一个健康的稳步发展的企业!